西貢鹽田梓.維桑與梓

西貢鹽田梓.維桑與梓

  表姐自遠方來,留香港兩天,希望到較接近大自然的地方去玩。本來想到萬宜水庫兼浪茄沙灘,但原來她只有半天早上的時候空閒,只好作罷,幸好想起租船出海,最後改作到西貢鹽田梓。

   認識鹽田梓,是因為一次在西貢划獨木舟,飄到海中心時肚皮發響,急著找個地方醫肚,好讓有力氣回程。結果登上一個小島,有個面容和善的男人,離遠看到我,已經用他手上那碗熱呼呼的公仔麵引誘我。那裡的士多是露天茶座,可以對著西貢海,吃個餐蛋麵,天氣好的話,能夠望到遠處的白沙洲。

   雖然是閒日,客人不只我一個,還有幾個坐在旁邊的,看似是一家人,唱著聖詩,應該是原居民。面容和善的男人見我聽得入神,問我:「是教徙嗎?」,我答還不是。後來才得知,鹽田梓有「教友村」之稱,原來早於1865年,有兩位神父抵達西貢鹽田仔宣講天主教教義,十年後全村村民領洗。歷史如故事般美麗,想起那天唱著聖詩的一家人,像是見証著村裡一個半世紀以來的福傳生活,感動之餘,亦有種曖眛的味道。
  
  
   曖眛在,你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是註定了似的。在西貢市中心坐船到鹽田梓,只需15分鐘,在短短的船程上,不妨想像一下,當年兩位神父正跟你同行,你們欣賞著同一樣的西貢海景色,一起考慮著要登上哪一個小島,去宣講福音。15分鐘的船程,帶了你們穿越多個小島,很多都不認識,但是當白沙洲在身旁掠過後,向前看,發現前方島岸的邊緣向內伸展,好像桌球台上的角洞,終點處就是鹽田梓村了。這時候,你可能跟兩位神父說了同一句話,「就是那裡了!」,說話的時間相隔了近150年,亦正正因為有了這段時間的繁衍,船未泊岸,你已經看到那座高高聳立在島上的聖若瑟小堂,你還好像看到兩位神父在跟你揮手。

  
   正如很多漂亮的歷史故事一樣,傳教士千里來華,一個偶爾的相遇,村的歷史轉了彎、變了調。種了果,亦都結了果,鹽田梓的陳氏家族中,先後有人成為神職人員。從西貢一個小島村莊出發,默默為香港人祈禱,現任天主教香港教區副主教陳志明,就是該村第七代的原村民。

   聞說鹽田梓村的名稱由來,是最初陳氏祖先,從當時寶安縣鹽田村,遷至該小島時,給予命名。“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桑梓為古人喜歡在園裡種植的樹木,代表家鄉,所以“鹽田梓“,有不忘家鄉之意。陳氏祖先選址立村,兩位神父選村事奉,冥冥中卻選中鹽田梓。心誠則靈,回程時,再望著西貢海,你定有另一番感受,你豈能不去瞧瞧?


往來鹽田梓村船期資料
P.S.
  • 鹽田梓村官方網頁,網頁有齊地圖,島上景點及來往船期等資料
  • 茶座每日營業,著名的茶果只在假期提供。
  • 關於其他船家聯絡方法,如有問題,可以發電郵給我 :blackka76@yahoo.com.hk

春天清晨的音樂會

春天清晨的音樂會

   習慣了每天早上凌晨才肯入睡,而最近兩個星期,每況越“晚“,為的是在睡前聽一聽鳥聲。

   鳥聲來自一種名叫噪鵑的鵑鳥,鳥如其名,因其聲響亮而以“噪“為名。春天的早上,凌晨四時開始,不難發現窗外傳來噪鵑的歌聲。很多人有被噪鵑在清晨裡吵醒的經驗,由於聲音特別響亮,無論你住高低樓層,新界或港島,十分平等,人人皆可進場聽噪鵑求偶的音樂會,無需門票。漁農署的職員由其清楚,因為每年不知收到多少市民的投訴,特別是半山的居民。

   城市裡的清晨,雖然大家各在不同的角落,可以分享同一鳥語,是一種幸福。曾經何時,我們開始各自習慣佔有耳朵附近的一切,塞著不同牌子的耳筒、響著不同聆聲的手機。聽著同一鳥聲,可以洗滌我們的心靈,而這鳥聲,又特別多一份典雅。因為噪鵑只在春夏期間求偶,每段音符裡,都收藏著只屬於她們自己的情詩,或者能夠娉美我們一首法國詩人描寫愛情的十四行詩,我和你也不知道。戀人自語,要當事人,才有解讀的方法。

   香港的春天就是特別,噪鵑的叫聲,像是當日北京閱兵典禮出動驅趕滿天烏雲的戰機一樣,把香港同一樣的灰蒙蒙,喚上新一番朝氣。如果你今夜失眠,不妨期待著一會兒鳥語的窺聽,早上四時,準時開始。


2012年4月19日
寫於春天第二次早上發現噪鵑叫聲之後

噪鵑的聲音

好長的時間 (一)

好長的時間 (一)

原來,
第一個離開地球的,
不是人類,
而是一頭狗。

它叫萊卡(Laika),
六十年前,
我們為了掌握離開地球的科學,
把這頭母狗送上太空,


萊卡比人們首先看到地球以外的景貌,
看到我們所不能看到的,
這個經驗很寶貴。
我們一生人會有很多機會,
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事情,
經歷其他人所沒有經歷的,
累積起來,
這就叫做成長。

「得一事,長一智。」
這些事,
可以是任何一種事。

例如可以是旅行中的一個體驗,
你第一次嘗試在珊瑚礁潛水後,
看到海底世界的奧麗,
回去以後會很珍惜大自然,
至少日後也會避免吃魚翅。

例如也可以是愛情上的一個經驗,
當你很愛一個人,
不知不覺間,
你變成了對方,
潛意識仿模他的一切。
最後一世人就像活了兩次,
竟然豐盛了自己的體驗,精彩了自己的人生。

幸好萊卡不是人類,
簡單得多,
不過想了解牠又極其複雜。
萊卡在太空裡看見什麼,
科學家並不知道,
盡管他們當時在地上掌握了萊卡所有的生理數據,
但是就是不知道,
牠看見了什麼。
「它叫了好長的時間,」技術員說,
「這太可怕了,一頭孤獨的狗,
單獨地在字宙之中,嗥叫」。
最後萊卡還不打算告訴我們,
就死在太空了。


2012年4月14日
寫於當晚看完志明與春嬌之後

大埔-沙螺洞村 單車遊

大埔-沙螺洞村 單車遊

早上起身,
無所事事,
再到鳳園沙羅洞村吃豆花。
















從大埔火車站出發,
經海濱公園到大埔工業村。
找鳳園附近的入口,
應該不用30分鐘。

看到港聯五金公司招牌轉入,沿著沙羅洞路繼續前進
















找到上圖入口後,
可以繼續前進,
右轉不久就會開始上山。
據GPS看,
大概要上200m的高度,
而且由於臨入村有少許泥路,
建議踩mountain bike。

沙螺洞村

















努力上山大概一小時路程,
經過兩旁的密林後,
就會到達沙螺洞村。

相信很多人也不會認為,
香港竟然還有一些地方,

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而這裡,的確如此。
















沙羅洞原名沙螺洞,因從前盛產沙螺而命名。

最大是張屋和李屋兩條村,荒廢多年。

很幸運,近年張村長回村,經營士多,
親自炮製山水豆腐花讓行山客品嚐!

沙羅洞村山水豆腐花,我覺得是全香港最好味的!
















村長跟發哥的合照

村民用心建設的後花園,美如仙境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無標題


溫馨提示:

  • 出發前請仔細檢查 剎車系統 
  • 沙羅洞路到入村一段沒有補給
  • Blog提供的 Google Map 路線地圖可能有誤,如有問題,可email亞麟 :blackka76@yahoo.com.hk

「1+1」

「1+1」

早上、中午跟黃昏時的鹿頸,
有很大的差異。
坐在鹿頸茶座一整天,
可以發現不同時候會有不同的人走進店子內。

有行山客,有單車客,有私家車客,有電單車客。
很有秩序地,
相同的人,
會在相同的時候出現。

如果你在那裡坐一整天,
可以聽到不同的人,
談論不同的話題,
這個經驗,
在城市裡的咖啡室不會遇上。
至少,
你會領略到,
原來不同的人,
談起話來的音量,
可以如此的不同。


恍似在幾個音符之間,
從漸弱到漸強,
如歌行板,
早上到黃昏10多個小時的鹿頸茶座,
如果拉長來看,
或許就像一張五線譜,
音起音落,
但永遠不會曲終人散。

在日常生活裡,
我們慢慢學會跟不同的人說話時,
會用不同的音量,
會談不同的內容。

曾經有人問「知己」是什麼?
我會答,
如果你跟他在一起時,
二人默不出聲,
而大家也不會覺得郁悶,
更不會用deadair來形容這一刻的話,
那便是知己。

兩人一起沉默,
是難度很高的一件事,
好像照鏡般,
身旁多了一個你,
而你竟然沒有覺得不安,
因為除了情人以外,
你知道及相信有另一個人,
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就像「1+1」的意思,
你體會到,
就不會再感到寂寞。


2012年4月12日
寫於當日在理工大學咖啡店看書卻被嘈吵聲音趕走之後